勝負乃運動員生涯中必然經歷的過程,頂尖運動員除了能在比賽中發揮卓越水準,同時亦需具備應對各種壓力及逆境的能力。曾三度登上全球最大的體育舞台,並於兩屆奧運會中共取得兩面銅牌的「牛下女車神」李慧詩,接受《樹仁簡訊》訪問時鼓勵年輕人要勇敢追夢,無悔青春。

李慧詩自17歲起展開全職單車運動員的生涯,雖曾經歷多次傷患,但永不言棄。在刻苦訓練下,她於2010年亞洲運動會的500米計時賽中,打破亞洲紀錄,勇奪金牌。其後於2012年倫敦奧運會奪得凱琳賽銅牌;2013年在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中奪得女子500米計時賽金牌,成為首位披上彩虹戰衣的香港單車女子運動員。2014年及2018年,她均在亞洲運動會凱琳賽和爭先賽中奪得金牌,成為香港首位連續兩屆亞運會的「雙料冠軍」。縱然面對疫情令奧運延期,但2021年李慧詩不負眾望,繼日本東京奧運會場地單車賽奪得一面銅牌,又於全運會再下一城,分別勇奪爭先賽金牌及凱林賽銅牌。

為表揚李慧詩在運動方面的成就,以及她己欲達而達人的精神,與香港樹仁大學的「敦仁博物」校訓契合,她獲仁大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李慧詩對此表示感到高興,「精英體育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遙不可及的,亦與社會科學密不可分,需要透過不斷做研究去幫助運動員達到最高水平,很榮幸得到香港樹仁大學對運動員成就的一份肯定。」

左起:梁鴻德先生、陳國基博士、李慧詩小姐、黃金寶先生

李慧詩的奮鬥故事,是年輕人的抗逆模範,她深信堅持目標就是運動員的本份,「我不怕面對逆境,即使明知艱辛仍會選擇迎難而上,堅持下去達到目標的滿足感勝於一切。」她又勉勵年輕人要有追逐夢想的決心,「想無悔青春就要勇敢,大學生更應敢想敢夢、敢思敢言。記得曾有學生問我,為什麼需要努力讀好書?我覺得每件事都有其境界,不用去想事的本質是否很平凡,亦不要被身份、年齡及環境等外在條件局限自己,只要你做得好,也可貢獻社會及影響身邊的人。」

比賽場上,她多次用「最強大腿」踩出佳績,為香港爭光。追逐獎牌外,李慧詩仍不忘追夢。自4年前完成健康教育學士課程,她又攻讀創意及專業寫作學士課程,期間雖曾為備戰東京奧運會停學兩年,惟目前她已重返校園繼續學業,希望完成作家的夢想,「學海無涯,追求知識是一條無盡的路,只要有心,任何時候都可以學習,不論做運動員抑或學生,我深信努力總會得到認可。」

暫時卸下運動員身份,李慧詩自言也只是個普通人,「同學會覺得我與別不同,其實我和大多數學生一樣,會捱夜溫書做功課,會有無力感的時候,有時會感迷失找不到方向,但運動員身份令我知道如何應對壓力,必要時找家人、朋友傾訴求助,尋找堅持下去的信念。如最近與同學進行研究考察,讓我深深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在集思廣益下最終定必找到解決方法,克服障礙。」

她續指,獎牌是每個運動員的終極目標,惟她更重視與身邊工作人員的關係,「運動員是一份很自我的職業,別人眼中看到的一剎輝煌,背後其實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耕耘,沒有人可一步登天,事實上在取得佳績站在頒獎台上時,我腦海中浮現的都是與工作人員同甘共苦的畫面。我亦有不斷反思如何與身邊的人愉快合作,一同邁向目標取得更高成就,那份滿足其實比贏得獎牌更大。」

近年,李慧詩出任香港體育學院單車助理教練,把自己在訓練和比賽中累積的經驗和心得授予後輩。她表示至今仍未決定日後去向,「回想2017年重返校園繼續學業,當時的確有想過退役。很多人將退役的界線畫得很清楚,其實退役與否並不重要,過往亦有運動員退役後因追求對運動的熱誠而重返體壇。這刻我對運動及生活仍有熱誠,我不會貿然告訴大家我要停下來。」

問到單車對她的意義,李慧詩指單車仍是為她帶來幸福感的好夥伴,「我覺得人生不可能只有一帆風順,定有高低起跌,才能成就多姿多彩的旅程。無論面對什麼狀況,只要踏上單車我就可得到平靜舒服的感覺,那是生命中遇過很多人和事也未必可帶給我的感受。」

人生路上,每人各有目標,不論選擇平坦舒適、還是崎嶇不平的道路,最重要知道自己想追求什麼生活態度。李慧詩寄語年輕人不妨思考如何做好自己,承擔香港人的責任,傳承香港精神。

來源:2021年11月及12月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