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張偉良博士在他一項研究的中期結果中發現,副學位課程學生如果有較高的職業身分認同(Vocational Identity),會傾向於有較高的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及較低的焦慮和抑鬱情緒。

張偉良博士在2018/2019學年獲得「本地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下的「教員發展計劃」撥款,展開名為「職業自我認同、職業發展及畢業適應:香港副學位學生的縱向硏究」項目。

2020年年中,他完成了首兩個階段的研究,並開始發表相關結果。他相信在整個項目完成後,可得出更多數據,有助院校為學生設計更合適的職業輔導服務。

張博士對《樹仁簡訊》表示,特區政府在2000年提出增加副學位學額,但在急速轉變的職場環境下,副學位畢業生就業時面對的困難不斷增加。通過研究他們的職業身分認同,將有利於他們過渡至職場,以及促進因應他們的職業發展情況而提供的「發展合宜」介入(“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張博士指出,職業身分認同是青年人對自己將要作為工作者(worker)的身分的有意識的察覺,是青年人成長的主要任務之一。從成長歷程來看,青年人是通過探索不同職業選項及決定投身某一職業,來建立職業身分認同。有較高的職業身分認同,一向被認為會有較高的幸福感及較好的職業發展。

張博士採用了量性和質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量性研究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研究在2019年冬季展開,張教授向來自6間自資院校約580名修讀副學位課程最後一年的學生,收集到量性數據,主要涉及他們對職業身分認同和職業支援的評分。

第二階段研究在2020年3月展開,為期數個月,參與第一階段研究的學生獲邀參加一項有關職業發展和幸福感的調查,最終收回約360名學生的數據。

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張偉良博士。

張博士表示,根據首兩個階段得到的數據而完成的中期研究結果顯示,職業身分認同較高的學生,其後有較高的幸福感及較低的抑鬱和焦慮情緒。

他說,由此可見,職業身分認同不但對學生的職業發展有影響,而且也影響學生的幸福感。因此,院校應提前至一年級時,為學生設計職業輔導服務,藉此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和促進職業發展,並應為學生提供「度身訂造」的職業輔導服務,如更個人化的職業指導和輔導(counselling),而非把服務局限於「揾工」。

他又表示,研究發現,修讀職業導向課程的學生,如護理和幼兒教育,比修讀一般課程的學生,有較高的職業身分認同和生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以及較低的焦慮和抑鬱情緒,原因可能與後者面對較大的就業不確性,及需要更多支持去探索職業選項有關。院校和機構在提供職業輔導服務時,有需要分辨這兩類學生的需要。

張博士又說:「院校、志願機構、就業輔導專家和政府,也應加強協作,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職業輔導,以發展學生的職業身分認同。」

據張博士表示,項目第三段階的量性研究已於2021年初完成,而對部分參與者的焦點團體訪談,也在2020年底完成。他現正對相關數據和資料進行分析,稍後會發布研究結果。

來源:2021年11月及12月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