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研究院新任總監兼卓越教授鄧素琴博士,於2020年8月履新。她接受《樹仁簡訊》訪問時,談及「研究式」和「授課式」研究生課程的發展,以及推動成立樹仁研究生校友會的初步構思。

鄧教授是臨床心理學的專家,在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取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在加入仁大前,鄧教授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家庭及人口研究中心聯合總監(Co-Director, Center for Family and Population Research)。

問:《樹仁簡訊》記者

鄧:鄧素琴卓越教授

問:首先請你介紹仁大研究院在2020/2021學年的收生和發展情況?

鄧:仁大現有4類研究生課程,包括:研究式哲學博士(PhD)學位課程、研究式哲學碩士(MPhil)學位課程、授課式博士學位課程和授課式碩士學位課程(見表)。首個自行開辦的授課式課程是輔導心理學碩士課程,時間是2010年9月。隨後,在獲得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批准後,於2018年9月開辦6 個PhD和6個MPhil研究式課程,到本學年為第三屆。

由於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規定,在12個PhD和MPhil研究式課程的首5年(至2023年8月31日),各PhD和MPhil課程每年只能錄取最多2名全日制學生(兼讀生作半個計,新生與在讀學生合計);而所有PhD和MPhil課程合計,全日制學生總人數不能超過20人。因此,大學不能多收學生,而仁大研究院收生政策也就確定為重質不重量。第一年,我們錄取了3名PhD學生、3名MPhil學生。第二年錄取了2名PhD學生、3名MPhil學生。本學年錄取了2名PhD學生、4名MPhil學生。

授課式碩士課程方面,本學年錄取了47名學生。由於心理學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在2021年1月開課,因此在11月27日才會截止申請,詳情可瀏覽課程網頁:https://counpsy.hksyu.edu/PostgraduateProgrammes/MasterofSocialSciencesinPsychology

目前,研究院在讀學生的總數有64人。

問:是否已有MPhil學生完成課程?

鄧:本應有MPhil學生在2019/2020學年畢業,但疫情影響了他們為收集數據的進度,因此他們已申請延遲提交論文,而畢業時間也要推遲1年。

問:對於研究生課程的未來發展,你有什麼期望或想法?

鄧:我希望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在對PhD和MPhil課程進行課程覆審時,可以增加彈性,例如容許我們多收一點學生,及擴充收取研究生的学系或學科,因為這對大學的學術研究發展和研究院規模的擴充,都會有正面的作用。我稍後會與其他學系的系主任接觸,了解他們對開辦PhD和MPhil課程的意向。

大學在發展研究生課程時,需要考慮本身的發展和資源是否能夠配合得到。研究式和授課式課程如能同步發展,可產生相輔相承的作用。

目前,社會對授課式研究生課程有較大的需求,我希望仁大日後開辦非專業性質的授課式課程時,會有較多跨學科課程供學生選擇,因為這類課程能夠對學生和社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發展研究生課程時,能夠向學生提供獎學金等資助,十分重要,因為這有助吸引具質素的學生報讀。我和校方都會努力為學生尋找更多資助。

問:校方已計劃開個2個新授課式碩士課程,可否談談相關的進展?

鄧:校方計劃在2022年開辦遊戲治療社會科學碩士課程(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Play Therapy),以及在2023年開辦社會工作碩士課程(Master of Social Work),兩者都屬於專業性的課程。我們研究後發現,社會對這兩種專業都有需求。遊戲治療相信是仁大獨有的碩士課程,而社會工作碩士課程目前有不少大學開辦,競爭比較大。

遊戲治療近年越來越受到重視,它既適用於兒童,也適用於成年人。這課程擁有仁大的輔導心理學和心理學兩個學科支撐,相信會是一個很具特色的課程。社會工作碩士課程是一個專業社工訓練課程,主要對象是非社會工作學士學位課程的畢業生,全日制修讀年期為2年。兩個課程的詳情在稍後時間可以由相關學系的負責老師作介紹。

問:研究生給人的印象,一般是與大學比較疏離。請問你有沒有一些構思或想法,去增加研究生對樹仁的歸屬感?

鄧:我認為有需要提高研究生對樹仁的歸屬感,我將會與相關的學系談談這事。我初步的想法是,可以透過舉辦學術交流講座、研討會、師生研究合作及師生聚會等,增加師生的見面和交流機會,從而提升他們對大學的歸屬感。我也希望日後會有更多研究生,加入大學的委員會。此外,鼓勵研究生組織學習小組或支援小組,也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聯繫。

我的另一個想法,是推動成立樹仁研究生校友會。把畢業生組織起來,一方面可以回饋母校,如參與大學或學系的師友計劃,以及利用他們在業界和社會上的資源和人脈,支持母校發展;另一方面,可以讓校友畢業後保持聯繫,在人生和事業上繼續互相扶持。

來源:2020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