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和實驗室的建立,對大學推動研究發展、提升研究質素是十分重要的。仁大目前建立了12個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s)和12個實驗室(Research Laboratories),涉及多個不同學科,讓大學有信心落實5年策略計劃中「知識創造及轉移」的策略目標。
協理學術副校長(大學研究)陳蒨教授表示,樹仁第一個研究中心——「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於1996年設立。已故校長鍾期榮博士當年認為,香港即將回歸祖國,香港應該和內地有更多大型的學術交流,在學務副校監胡耀蘇教授的領導之下,成立該中心,並開始籌備國際會議,探討中國改革開放議題。經過兩年的努力,1998年5月18-20日,香港樹仁學院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合辦「中國經濟開放與社會結構調整」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會者就中國改革開放面對的問題,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國企改革和鄉鎮變遷等議題,進行交流和討論。參與研討會的樹仁學者來自經濟學系和社會學系等,也有不少香港其他大專院校的學者參加。
「這是上世紀90年代少數由本地大專院校和內地學術機構合辦的大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可算是樹仁研究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陳教授說。
近年,仁大的定位由「教研雙長」(teaching-led, research-informed)轉為「教學主導,熱衷研究」(teaching-led, research-active),研究中心數目迅速增加,配合大學的發展方向。目前12個研究中心中,有9個,即70%,是近10年成立的(見表)。
在2020和2021年,分別出現了跨學科合作研究項目,包括:「青年人的自我認同型態與心理因素的關係:一項香港的縱貫性研究」及「為電競時代來臨作出準備:以跨學科及建基於Bronfenbrenner生物生態模式開發防止青少年電子遊戲成癮的整全計劃」。
來源:50周年校慶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