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魏楚雄教授於4月30日,在一場網上公開講座中擔任主講嘉賓,以「新時代的中美關係」為題,分析中美競爭與合作關係的未來發展。

講座由樹仁大學歷史學系、樹仁大學歷史教學支援及研究中心和香港公共管治學會主協,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協辦。

魏教授以界定「新時代中美關係」的「新」字開始其演講。他認爲,中美關係的 「新」不是新在時代的不同或美國領導人的更換,也不新在中美之間的新冷戰,而是因爲中美關係從不正常的階段發展到了正常的階段,儘管正常階段不一定意味着關係良好。

主辦和協辦單位代表合照。

中美沒有共同的根本利益

魏教授指出,最初,是中國的茶葉貿易導致了美國的獨立革命,而美國獨立革命又致使中美之間開始了直接的貿易。但是,在過去的兩個半世紀中,中美兩國之間從來沒有建立起以共同的政治理念、經濟體制、宗教信仰、思想意識、文化價值等為基礎的根本利益關係, 兩國之間也從來沒有一種共同的根本利益或一種長期的共同目標,它們從來也不具有對稱平等的關係。中美關係一直是建立在臨時應急的需要上,如短期的貿易利益,應對勞力短缺,戰時和國際鬥爭中的共同敵人日本和蘇聯。

魏教授又說,除此之外,美國總是以居高臨下的不平等態度對待中國,如排華法案、《望廈條約》、門戶開放政策、韓戰與六四事件之後的對華制裁。二十一世紀初期,「中國威脅論」 和「修昔底德陷阱」理論的出現預示着另一輪强化的美國仇華政策。然而,「看不見的歷史之手」阻止了美國這麽做,先是因爲911事件,然後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最近又是新冠病毒的爆發。結果,中國得以保持其迅速的發展,直到今年美國國會宣布了其「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開始認真地把中國當作美國的第一號競爭對手。這並不意味着戰爭會在中美之間爆發,而是兩國成了平起平坐的激烈競爭者。

中美並肩進入全球競爭新時代

魏教授表示,過去,中國沒有趕上十八世紀在英國以煤炭為能源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十九世紀在德國和美國以石油和電力為能源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但中國在1970年代趕上了以核能源和計算機科學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並及時投入了以新能源和生命科技、智能科技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它需要大規模的市場,大量優質勞動力,足夠的資本和高水平的國家實力來支持科研,把科技成果轉化為能夠獲利的生產,而這只有中美兩國具備這些條件。因此,中美兩國就肩並肩地進入了一個全球競爭的新時代。

由左至右:香港公共管治學理事陳財喜博士、樹仁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魏楚雄教授、樹仁大學協理副校長(大學行政)張少強教授。

來源:2021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