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學術副校長孫天倫教授表示,樹仁大學將會以資訊和數碼科技,以及「數碼人文」(digital humanities),重塑樹仁的博雅教育。她相信,隨着資訊和數碼科技逐步應用到教學和研究上,將可為學生的學習經歷和大學的研究工作,開創一番新氣象。

孫天倫教授接受《樹仁簡訊》訪問時表示,重塑樹仁博雅教育(reinventing Shue Yan’s liberal arts education),是指在資訊和數碼年代,樹仁這一所教授人文與社會科學學科的大學(liberal arts university),要把資訊和數碼科技元素注入各學科之中,以資訊和數碼科技的技術和工具,豐富教與學的內容。而由於發生這樣的變革,樹仁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的教育和研究,自然要朝「數碼人文」的方向發展。所謂,「數碼人文」,是把資訊和數碼科技,應用到人文與社會科學的教與學和研究上,並讓科技與學科發生「碰撞」。而「碰撞」的結果,將可為學生帶來更高質的知識和更豐富的學習體驗;也同時能促進跨學科合作,為研究開拓更多可能性。樹仁希望能夠在「數碼人文」中確立自己的地位和特色。

教學法會發生變革

孫教授指出,在教學上,當老師開始運用資訊和數碼科技的技術和工具後,教學法(pedagogy)自然會出現變革。老師將不再單單按照PowerPoint投影片的內容宣讀一次,而會在教授過程中加入數碼內容,例如如短片、3D或VR(虛擬實境)等影像。老師將不再是知識的「輸送帶」,他們會邀請學生一起去體驗(experience)知識。最近,樹仁從自資專上教育基金下的「質素支授計劃」(QESS),取得港幣2,260萬元撥款,將可為本校編製20門含VR/AR內容的科目。

「對於學生來說,我相信這會是會產生一些震撼的,因為知識的『質』提高了。利用VR和AR(擴增實境)等數碼技術,可以建立虛擬博物館或重現歷史場景,例如可以讓學生重返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遺址,觀察我們遠祖北京人的生活情況;或重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細察其祖父母使用的各種家具和烹飪器具。」孫教授說。

談到「數碼人文」,孫教授說,「數碼人文」一詞其實並不新鮮,早在1940年代,便有人提出利用電腦分析人文與社會科學學科數據。隨着科技的發展,DiRT(Digital Research Tools)和TAPoR(Text Analysis Portal for Research)等數碼工具平台已為研究人員所廣泛使用。近年大數據技術成為焦點,因為它能夠為研究人員提供前所未有的龐大數據,使新的研究課題和研究方向成為可能,例如社交媒體的主題標籤hashtag研究。

孫教授又指出,懂得應用大數據等技術,對學生,特別是新傳系同學來說,十分重要,因為行業正需要這方面的人才去採寫新聞和進行營銷。

數碼人文促進「碰撞」

孫教授在訪問中,特別強調「數碼人文」中科技與學科「碰撞」的重要性。她表示:「舉例說,語言學習與腦神經科學『碰撞』結果,是通過腦電圖記錄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學習反應,既而找出不同學習者利用腦的哪一部分來進行學習,再通過在教學前的針對性腦部訓練活動,提高學習效果。這類『碰撞』可以創造知識,也可以為研究提供新觀點和新方向。」

孫教授又指出,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碰撞」,也可為教與學帶來裨益,例如歷史學和考古學的「碰撞」,再加上VR和AR等數碼技術,可以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她說:「把文字的描述,或老師的口頭講解,轉化為生動逼真的影像,這種體驗性的學習,不但能產生更好的效果,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孫教授表示,協理學術副校長(大學研究)陳蒨教授較早時獲得撥款,建立香港潮州盂蘭勝會虛擬博物館。她的工作正好反映樹仁對「數碼人文」的重視。

大數據、人工智能、AR/VR實驗室啟用

今年9月,仁大3個新實驗室陸續啟用,包括:大數據實驗室(Big Data Lab)、社交機械人及數碼生活實驗室(Social Robotics & Digital Living Lab)和虛擬實景實驗室(Virtual Reality Lab)。當中的大數據實驗室和社交機械人及數碼生活實驗室,由愛訊集團(iFREE GROUP)捐出港幣2,000萬元設立。這些實驗室的設立,將可推動樹仁利用資訊科技和數碼科技,重塑其博雅教育,以及發展「數碼人文」。

虛擬實景實驗室內的3D cave。
機械人Robotis Engineer Kit1 & Kit2。

 獲政府撥款發展網上教學

談到支援「數碼人文」和網上教學方面,孫教授表示,大學會運用從「質素提升支援計劃」取得的2,260萬元撥款,發展網上教學及評核方案,並搭建新的網上教學平台。負責此項計劃的協理學術副校長(教學發展)陳潔詩博士,聯同大學的教與學發展委員會,會推出一連串的講座和工作坊,提升老師的網上教學技巧。孫教授促請全校老師,在授課多使用數碼技術和網上教學工具,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效。

將設立數碼人文研究平台

孫教授又表示,為加強推動「數碼人文」,大學會尋求研究資金,設立「數碼人文」研究平台,通過循證研究,找出適合於教學和研究的資訊和數碼科技技術,再據此來制定樹仁的「數碼人文」策略,以及檢視各個課程的內容。

新學士學位課程

談到仁大其他方面的學術發展時,孫教授表示,本科生課程方面,仁大計劃在2021年9月和2022年9月,分別開辦「媒體設計與虛擬實境科技(榮譽)文學士」(Bachelor of Arts (Hons) in Media Design and Immersive Technologies)課程,及「應用數據科學(榮譽)科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 (Hons) in Applied Data Science)課程。前者以VR/AR等數碼媒體科技為核心,後者着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除了這兩個課程外,目前沒有計劃開辦新的本科生課程。

「不過,我們會持續檢視現有課程,以確保課程內容配合市場的需要。例如,工商管理學(榮譽)學士課程將增設「電子商貿」(e-commerce)專修範疇(Concentration)。」孫教授說。

新授課式碩士課程

研究生課程方面,據孫教授表示,仁大計劃在2022年開辦遊戲治療碩士學位課程(Master in Play Therapy),以及在2023年開辦社會工作碩士課程(Master of Social Work)。此外,歷史學系正探討開辦都市歷史(urban history)碩士課程的可能性。

孫教授又提到,本學年,仁大要接受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每5年一次的「機構定期覆審」(Periodic Institutional Review)。校方會從3個學院中各選出1個課程,讓評審局審視。為了對覆審做好準備,校方已在去年開始,為制訂5年策略發展計劃,徵詢系主任、副系主任和課程主任的意見。「我們在制訂5年策略發展計劃時,會諮詢盡量多的持份者的意見。報告的初稿會在今年11月完成。」

樹仁校訓的意義

 訪問中,孫教授也談到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下,以及本學年開始接受學生直接入讀三年級後,校方如何貫徹其教育使命,並闡釋校訓「敦仁博物」的意義。

孫教授說:「不論學生留在樹仁2年、3年抑或4年,我十分希望通過樹仁的校園氛圍、教學方法和師生之間相處,能夠為學生播下『敦仁博物』的種子,使他們成為敦厚仁義、推己及人的仁人君子。」

她解釋:所謂「推己及人」,是指站在別人的位置,以人的利益為出發點,去看這個世界,並與其他人溝通。所謂「博物」,是指「博學廣源、學問辨思」。「博學廣源」即具備廣闊的知識和視野,而並非專注於某一學科。例如同學可以透過通識教育,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學問辨思」中,「學問」是指同學要懂得問問題;而「辨思」,是指要有獨立批判思考,例如懂得分辨「假新聞」。相信學生通過修讀通識科目,可以在如何達致「學問辨思」得到一些啟發。

孫教授強調,樹仁在重塑其博雅教育的過程中,並不會改變其目標和使命。樹仁明白,培訓出能夠作批判思考和獨立思考的年輕人,對社會十分重要。

來源︰2020年9月號

掃一掃在手機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