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社會科學研究團隊發佈有關青年自我認同與「積極」、「躺平」等心態的研究成果,發現建立適當的「自我身份認同」,對於激勵青年積極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有助培養年輕一代貢獻社會。

仁大社會科學研究團隊由2020年底起計三年內,追蹤調查15至24歲的中學生、大專及大學生,共有1,102名學生有效納入分析。結果發現不論在中學生、大專及大學生的樣本當中,「已認定自我身份」的青年相比「未認定自我身份」的青年,生活滿意度較高、自尊心較強、性格比較主動、與父母關係較好、有較多親社會行為、較能避免社交網絡成癮、以及較主動探索職業資訊。

研究項目統籌人、仁大社會學系主任張越華教授表示,身份認同的建立與個人生活滿意度和投入生活的積極性呈正相關。他指出,如果自我身份尚未形成,缺乏明確的自我形象,會導致生活的散漫和消極情緒。

研究團隊建議,學校及青年服務機構可為「未認定身份」的青年提供機會,支持在生活不同面向作出積極及深入探索,以便確立並投入於自己身份的選擇,從而有助建立自我認同感。

但團隊又指出,即使在「已認定自我身份」的青年當中,亦有些人是未經過深入探索的歷程,因此較易對自我身份產生動搖,建議學校及青年服務機構能夠幫助他們深入探索已認定的自我身份,鞏固其對自我身份的認同與投入。

 

研究項目統籌人、樹仁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張越華教授。

封面圖片:仁大社會科學研究團隊發佈「香港青年人自我認同研究」研究結果。

來源:2024年夏季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