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梁保全香港歷史及人文研究中心,於6月23日至24日聯合舉辦「跨學科視角下的香港」國際學術研討會。

仁大經濟及金融學系系主任兼副教授、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博士表示,是次研討會期望召集不同範疇的香港研究學者,展示現時各科的香港研究前沿成果,並促進學科間的對話。同時探討各領域的香港研究共通點,以推動香港研究,甚至發展香港學的可能性。是次研討會分兩天舉行,分別於香港樹仁大學研究院綜合大樓,及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與伍何曼原樓舉行。

本次會議涵蓋十二大專題,第一天討論,包括「公共政策(歷 史)」及「公共政策(當代)」、「戰時戰後的香港」、「非遺歷史與政策」、「文學與觀光」、「身份認同與書寫」、「體育與康樂」、「社 經與對外關係」8個專題小組。第二天則討論「香港公共史」、「香港與國學」、「新界政策與發展」、「香港思想史」4個專題小組。與會者來自香港、內地、台灣、歐美等地大學,共50多位學者,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前輩,也有年輕一代的學者。而參與會議的研究成果既多元,且近貼現時學界的前沿研究,實在蔚為一時盛事。

是次會議除一眾發表人的成果發人深省外,台下亦討論熱烈。是次會議包含了歷史、經濟、政治、文學、音樂、軍事、體育等方面,內容多元,充分展現「跨學科視角下的香港」的方向。此外,學界後輩們也能在研討會中得到資深前輩們的專業評價和研究意見,而他們的課題內容也具趣味和啟發性。

開幕禮由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暨經融系系主任李樹甘博士致辭。
專題小組一公共政策(歷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陸志鴻博士報告及主持。
專題小組二公共政策(當代):香港樹仁大學經融系兼任教授蘇偉文教授報告香港公共金融相關課題。
專題小組二公共政策(當代):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系專業實踐教授李彭廣教授報告其題目「英國治港的解密文件研究」。
專題小組三戰時戰後的香港:戰爭史著名學者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博士主持論壇及發表其研究成果。
第二天會議合照,前排右三者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系主任張瑞威教授。
是次會議籌委成員: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林皓賢博士(左三)、 香港樹仁大 學經融系系主任李樹甘博士(左四)、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張曉宇博士(右五)、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講師霍揚揚博士(右四)、香港樹仁大學經融系兼職講師曾俊基博士(右三)及兩個研究中心的一眾同事。
專題小組九香港公共史:著名公共史學者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師陳文妍博士分享其研究「口述史與香港歷史記憶」。
專題小組十香港與國學參會學者:(右起)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許建業博士、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謝向榮博士、香港理工大學中國語言教學中心導師林傳濱博士。
專題小組五文學與觀光: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余文翰博士分享有關南區文學徑的分析。
專題小組五文學與觀光: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凌頌榮博士(左)與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許建業博士參與討論。
專題小組六身份認同與書寫:英國牛津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學院副教授許明德博士分享其題目「視聽與文字的多重變換:從南音與電影《男燒衣》談起」。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羅永生博士主持專題小組十一新界政策與發展。
專題小組十二香港思想史:台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張琬瑩博士分享關於香港大學經學教育課題研究。
專題小組四非遺歷史與政策:(左起)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暨副系主任彭淑敏博士、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傅蘭思(Florence Padovani)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講師霍揚揚博士、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羅樂然博士、台灣藝術史學者黃浩庭博 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張曉宇博士。
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候選人岑卓成先生分享中國宗教與硬核朋克的課題研究。
專題小組七體育與康樂: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林皓賢博士主持及報告關於體育與城市管理的研究成果。

來源:2023年7月及8月號 (Chinese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