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300位本港、內地及海外的武術家,於2024年11月22日至23日齊聚香港樹仁大學,出席中華武術國際交流會「黃淳樑同學會聚會2024—香港站」,紀念詠春拳武術家黃淳樑師傅。活動不但弘揚中華文化,更展現中華武術的國際傳播影響力。

黃淳樑是葉問宗師的早期弟子,在香港乃至世界知名,多年來栽培不少徒弟,亦吸引外國武術愛好者特地來港學習詠春拳。首日活動由黃淳樑師傅親傳弟子以分享形式,探討黃淳樑詠春拳學的旅程,第二天活動則由第一代弟子帶領黃系門人作技術交流。

仁大協理學術副校長(大學研究)李允安博士致歡迎辭表示,歡迎海內外武術家遠道由世界各地來到香港,紀念在武術界舉足輕重的黃淳樑師傅。他形容仁大作為香港首間以儒家價值觀為教育基礎的私立大學,希望在數碼新時代,通過重塑博雅教育,未來致力走向國際化。

是次活動屬於仁大助理副校長李家文博士主理的「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研究項目其中一環,研究重點包括武術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武術家以至中華武術的相關組織如何把握機遇傳播武藝,當中的文化、體育內涵如何以傳播學層面傳播到香港以至海外。

研究團隊貫徹仁大推動及實踐數碼人文的方針,應用虛擬實境等數碼科技創新技術,為部分中小學構建了虛擬詠春拳館,有效促進知識轉移,讓學術成果惠及社會。

來自多間中小學的幾十名師生,亦以觀察員身份出席這次中華武術國際交流會,讓他們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如何透過中華武術在香港以至國際傳播,如何成為值得尊敬的高手,以及尊師重道的重要性。

 

仁大協理學術副校長(大學研究)李允安博士致歡迎辭。
「黃淳樑同學會聚會2024 — 香港站」第二日活動,中外武術家細聽分享。
伍允龍師傅(右)示範詠春拳招式。
(左起)黃匡中師傅、梁寶添師傅、Rusper Patel 師傅、蔡銀川師傅、伍允龍師傅、仁大助理副校長李家文博士和楊永勣師傅。
學生在楊永勣師傅指導下學習詠春拳。
外國武術愛好者指導參與活動的協作學校學生練習黐手。
黃淳樑師傅曾經參與一些電影或紀錄片拍攝,包括吳思遠先生執導的《光影人生》,留下他對詠春拳的想法,為後來者奠定綱領。

虛擬導賞工作坊

虛擬導賞工作坊上,學生除了可觸摸醒獅,更可面對面向師傅發問。

項目團隊於2025年1月23日,安排明愛莊月明中學及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師生到仁大圖書館綜合大樓的「數碼影像實驗室」,參加虛擬導賞工作坊,指導學生如何善用項目製作的數碼檔案資料庫、虛擬拳館及360虛擬展覽等,帶參觀者重回六、七十年代拳館,細閱珍貴歷史文獻,認識中華武術在香港的發展歷程。

學生向醒獅隊了解舞動獅頭的技巧。
仁大社會學系副系主任曾仲堅博士向師生介紹「數碼影像實驗室」,及新推出的「藝術、文化及科技(榮譽)社會科學學士」課程。

 

來源:2025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