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在10月23日,舉行「社會工作 • 倡議教育 • 今昔與前瞻」線上直播周年研討會,邀請到4位校外學者出任嘉賓講者。仁大社工學系的崔志暉博士,也在研討會上發表了他的「社會工作倡議」調查結果。
研討會分上、下午兩個部分。上午為主題演講,參與的校外嘉賓講者包括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陳麗雲博士、國際關係專家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沈旭暉博士、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魏華星先生,以及仁大社工系副教授崔志暉博士。
下午的圓桌討論,由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林靜雯教授,出任嘉賓講者和評論員,仁大社工系系主任王鳯儀博士出任主持。仁大社工系師生和公眾人士,也參與了研討會。
仁大社工系系主任王鳯儀博士相信,要使社工倡議教育給社會帶來正向影響,首先要開啟一個互動平台,以促進多元化和多角度的對話。她又說,面對現今經濟和政治困局,具創意的社工倡議教育尤為重要,因為它像嚴冬下馬路上噴灑的化雪除冰劑。
參與倡議活動者「希望看到事情改變」
為了讓實證數據化為討論的橋樑,崔志暉博士公布了一項於2020年初進行的「社會工作倡議」調查研究。調查共訪問了158名社福界員工及社工學生。問卷結果顯示,他們對倡議概念的認識程度介乎中至高之間 。兩個組別均最關心社會議題,而有意或曾經提出的倡議項目包括:「自由、權利與民主」、「社會衝突」、「貧窮」和「精神健康與污名化」。受訪者參與倡議活動的原因依次是: 第一位「希望看到事情改變」, 第二位是關乎「個人價值觀」, 而第三位則是「專業責任」(見表)。
調查又發現,社福界員工最常參與的倡議活動包括:(1)安排或確保服務使用者能取得他們有機會需要的服務;(2)提供或確保服務使用者能取得有關他們情況的資料;(3)確保服務使用者與照顧者的觀點在計劃服務時被考慮。社福界員工認為,較有效的倡議手法是能夠從服務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確保服務使用者取得有關服務和資料」及「對他們作出引導」。
倡議工作要素:合作心態、社會創新、擁抱希望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陳麗雲博士指出,實踐倡議工作從來都不屬乎敵我二元對立的較勁。提倡、議論及爭取的背後,動機是以「我」抑或「我們」的福祉作溝通依據,果效有天壤之別。「少點爭執、點愛,多一點寬容、多一點善解」,是陳教授締造合作心態的起步點,也是她為倡議工作注入愛心、和平、和諧與平衡元素的不二法門。
與服務對象一起共創新價值,不單是心態的更新,創意也扮演重要角色。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魏華星先生,通過一連串近年在香港推動的創新項目,講述解決現今及未來但可預計的社會問題時,強調多元模式的思考本身就是達成有效倡議工作的催化劑。
國際關係專家、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沈旭暉博士指出,於今及未來儘管受到第四次工業革命和「去中介化」的影響,社會工作專業在「人與人的工作」中,仍然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社工要積極尋找及反思其專業之獨特性。他更以精闢的金句「無論社會變成點,都唔可以失去希望」,勉勵一直積極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專業人士、社會公民及院校師生。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林靜雯教授呼應研討會各嘉賓提倡擁抱正向心態,以合作和創新思維與服務對象携手共創新價值的想法,重燃「看到事情有良好改變」的心願。總結未來社工倡議教育面對的主要挑戰,她認為在於如何以多元協作思維聆聽業界發展,並耐心尋找各界協作的最大公因數,以啟發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是促進倡議成功的一大關鍵。
來源:2020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