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心理學哲學碩士課程畢業生黃兆星,是輔導及心理學系首位培養出來的心理學哲學碩士。他本科畢業於英國 University of Salford,主修心理學,畢業後在大學出任研究 助理,直至2018年入讀樹仁大學的心理學哲學碩士課程。
黃兆星的畢業論文以情緒管理與夢境之間的關係為主題。他接受《樹仁簡訊》訪問時表示,他在研究中發現,人如果能有效地管理其負面情緒,可降低負面情緒的強度,從而使引發負面情緒的事件在夢中出現的次數減少,做惡夢的頻密程度也會降低,反之,情緒管理較差的人發惡夢的次數會相對較高。
他在研究中也特別探討了惡夢與清醒夢的關係,發現情緒管理能力較差的人,其惡夢轉變為清醒夢的現象,與情緒管理能力息息相關。
黃兆星說,修讀哲學碩士課程使個人的研究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學到了「學者的思維模式」。他特別感謝他的論文指導老師余啟程教授。
「余啟程教授思考問題時,每次都較我廣寬和詳細,比我更有系統性。我最大的得益是從他身上學會了如何把自己的想法構建起來,從而建立有效的論證和推論。某些我寫的論文和文章,自以為有充份的論證,但在他眼中往往是不夠全面或存在着盲點,容易被推翻。他使我學會如何在思考和論證上,做到更加清晰和細密。」
問及整個學習過程對他個人的成長有什麼幫助時,黃兆星表示,在研究式碩士課程下,個人研究為課程主導,上課只佔很少時間,亦沒有考試,兩年裏個人的研讀、實驗、數據整理及寫作,佔去了大部分時間。在第一年,學習和研究比較輕鬆,但踏入第二年便感到時間的壓迫及被進度追趕。「由於我是已婚人士,有時候過於專注在研究上,會使生活出現不平衡,而這種自由度較高的學習模式,促使我學會了有效管理時間和壓力的方法,以達至一個在生活與工作間較好的平衡。」
黃兆星的目標是繼續深造。2021年9月,他在英國獲得研究機會,加上家庭方面的考慮,他決定遠赴英國,因此無法出席11月舉行的畢業禮。
來源:2021年11月及12月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