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志元與吳趣怡夫婦入讀樹仁的時間相距一年,男的讀社會學,女的讀新聞與傳播,若不是都加入了柔道校隊, 二人未必有機會認識。如果說良緣天注定,那麼,「盡全力」、「堅持」和「認真」的做事態度,就是樹仁餽贈他們的最珍貴的禮物。
2001年暑假,危志元收到高級程度會考的成績單,一如所意,成績平平。這位理科生報讀樹仁,可以選擇歷史、中國語言文學、新傳 與傳播、會計和社會學。當時在沒有什根據下,認為社會學跟理科較接近,於是填寫了社會學。從小就很想打柔道的他,一直苦無加入柔道班的機會,入學後知道柔道校隊招募成員,不作多想便提出申請。加入後遇到好教練和好師兄,一打便打了4年。
吳趣怡於2002年參加高級程度會考,成績不算突出,看到樹仁的新聞與傳播學士課程,較感興趣,加上想拿到一個學士學位,於是放棄已獲錄取的會計副學士課程,入讀樹仁。迎新日,中學時期一名親密的同學走過來,說已經加入了柔道隊,邀請她一道參加。加入柔道隊初期,每做到一種招式動作,便感到很有成功感,加上跟很多師兄師姐玩得很開心,於是一打也打了4年。
危志元與吳趣怡在柔道隊內認識,但當時兩人都各自有異性朋友,大家一直只是是隊員的關係。
熱血的柔道校隊歲月
訪問中,危志元回憶起柔道隊的歲月,精神為之一振。「這很熱血。每年為了什麼而打呢?除了自己的興趣外,其實是很想贏大專盃的比賽。整件事最熱血的地方就是打完個人賽之後,再打團體賽。每間院校都會派出精英,整個體育館內,不同院校的同學都不斷叫自己院校的代表加油。」
吳趣怡說,打柔道可以磨練自己的意志,因為每次比賽都要傾盡全力。「即打到沒力氣時,繼續打下去,盡量去贏為止。這給我的價值觀便是做任何事都要盡自己全力去做,盡量爭取最好的結果。」
危志元畢業後,他之前的一段感情結束,但與柔道隊的隊員仍有來往,不時相約出來聚會。碰巧吳趣怡也回復「單身」,二人通過柔道隊的聚會慢慢產生感情,最後大家決定組織家庭,目前育有一名5歲的女兒。
在樹仁是沒能挑剔般開心
危志元畢業後進入職場,首先繼續他在學時的電話推銷員兼職工作。數年後,與朋友一起創業,成立公司,經營活動籌備服務及紀念品策劃和營銷,他主力經營後者的業務。後來,他的公司為樹仁策劃和供應紀念品和禮品,如鍵盤和旅行充電器等。他說,對母校有情結,所以比平常做得更加落力。
「畢業後基本上很少再接觸樹仁,所以平日如果有什麼事連繫到樹仁,我便會想起之前在樹仁的日子,那四年我是很開心的,真的沒能挑剔般開心。出來社會工作,其實總會有些站不穩的感覺,但回憶過往,回到樹仁母校,其實心裏是很安定,即時有很『穩陣』這樣的回憶。」危志元說。
吳趣怡入讀新傳系後,對公關和廣告較感興趣,三年級暑假進入了香港房屋協會實習,畢業後加入一間公關公司工作,該公司有不少客戶為知名品牌商,她的主要工作是撰寫採訪邀請和新聞稿,及協助舉辦公關宣傳活動。之後轉到另一家公關公司工作,這公司的客戶多為知名高檔品牌商,從中大大增長了見識,例如到深圳和廣東其他城市做品牌推廣活動,她也真正領悟到多年來從新傳系學到的知識應如何運用到工作上。
「所有籌備工作都先在香港,真的很瘋狂,可能每晚做到9點、10點,直至店鋪開幕前夕去深圳為止。有很多突發事情需要處理,譬如安排了模特兒拍照,但突然未能出席,需要立刻呼叫第二位,要在很短時間處理很多事情。到傳媒來到又要好好招待,打好關係,希望他們多作報道;並要籌備管理層的訪問,找有實力、有影響力的媒體。雖然這些經驗很難得,但過程真的很辛苦。」吳趣怡說。
危志元和吳趣怡各自在自己的事業努力上打拼,到女兒出世後,便要把部分時間和精力轉移到這位寶貝身上,兩人開始對教育和母校的栽培,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做事要「堅持」和「認真」
危志元說:「我在樹仁學到『要撐住』、『要堅持住』的精神。我很熱衷地去教我的女兒要這樣去做事。她很多東西都很快上手,但是經常堅持不了,我就要求她一定要堅持至學懂為止。例如踏單車,她看她的朋友懂得踏單車,她又想踏,但踏一兩腳就放棄,我會捉住她,要她學懂。」
吳趣怡則表示,她在教導女兒時,心態上有點受到在樹仁讀書時的經歷的影響。「樹仁當年沒那麼多資源,自覺地認為讀書的時間和付出的努力要多一點,潛移默化下,現在對女兒也會要求她認真點,花多點心機去學習。不是說很『虎媽』那一種,迫得她很緊,但最少她要應付好學校的功課,肯定她是真的有心機去做。」
對母校的祝願
在訪問的尾聲,記者問二人在樹仁創校50周年之際,有什麼話想跟師弟妹們說。
吳趣怡說,胡鴻烈校監和鍾期榮校長一直是我很尊敬的人。「很難得他們兩位對教育那麼有熱誠,傾盡自己的所有去建立樹仁,讓很多人得益,讓我有機會接受大專教育,所以我很希望樹仁會一直這樣堅持下去。這十幾年來,我也看到樹仁有很大轉變,很大進步,希望會一直好下去。」
危志元說:「我首先祝校監可以繼續身體健康,開開心心,希望50周年後再有 很多個50周年。同一時間,希望我們的師弟師妹每一位都可以成為社會有用的 人。」
來源:2022年1月及2月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