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英國的傳教士潘靈卓博士( Jacqueline PULLINGER),及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先生,在香港樹仁大學第五十屆畢業典禮暨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儀式,分別獲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和榮譽工商管理學博士學位,表揚二人對香港社會的重要貢獻。
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儀式於2024年11月29日在仁大邵美珍堂舉行,由首席副校長孫天倫教授宣讀名單,學務副校監胡耀蘇教授頒授學位。
仁大社會學系系主任、卓越教授張越華教授宣讀潘靈卓博士的贊辭時表示,於1966年抵港的潘靈卓博士, 數十年來對本港戒毒治療及康復制度作出貢獻。她鼓勵九龍城寨的吸毒者戒毒,提供充滿愛和希望、沒有歧視與懲罰的環境,並於1981年成立非牟利機構聖士提芬會,加強福利和戒毒方面的工作,贏得「香港德蘭修女」的稱號。
贊辭又提到,潘博士六十年前創建的「屬靈社區」戒毒治療模式,至今仍行之有效,激勵吸毒人士擺脫毒品枷鎖、重過新生,「它所強調的全面照顧及靈性上的扶持,在香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不少飽受毒品傷害的人得以康復。」
潘靈卓博士在典禮上感謝仁大頒授殊榮,表示其創辦的聖士提芬會初心不變,將繼續幫助深陷貧困的人。她亦鼓勵仁大畢業生,無論順境逆境,如何影響身邊的人才是至為重要,並強調「愛神和愛人如己」。
施永青先生的贊辭由新聞與傳播學系黃仲鳴教授撰寫,並由助理副校長兼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宣讀。贊辭提到,施永青先生白手興家,29歲時與朋友合組一家「決不炒樓、專注代理」的地產公司,名字是「中原地產」。施永青先生營商採取「333制」,讓職工、股東、公司平分利潤,使勞動者同樣分得酬勞。
李家文博士表示,施永青先生把握時代脈搏,每日在其創辦的免費報章《am730》分享營商心得、人生歷練, 以及經營理念。她又讚揚施先生成立「施永青基金」, 將賺取的金錢「還諸社會,改善社會」,正是這顆同情心推動他關懷社會,成就了他一生的志業,其「對社會的貢獻,值得我們莘莘學子的景效」。
施永青先生對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表示榮幸,並向在場畢業生分享對知識的看法。他寄語同學勿為在學校讀書幾年而驕傲自滿,要明白人類掌握的知識是經過祖先長年累月的積累,鼓勵同學在追尋夢想的路上繼續努力向前。他在典禮後向記者亦透露,自小學會「為自己打分數」,又鼓勵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將時間「留白」,以及利用「橫向思維」探索框架之外的世界。
至於第五十屆畢業典禮於2024年11月28及29日舉行,1,046名畢業生分別獲頒授博士、哲學碩士、碩士及學士學位。畢業禮共有四節場次,校董會主席丁午壽先生、校董會副主席張舜堯博士、校務委員會主席黃錫楠教授及學務副校監胡耀蘇教授主禮,首席副校長孫天倫教授、行政副校長周德生博士與協理學術副校長(大學研究)李允安博士擔任協禮人。
研究生課程畢業生中,一人獲頒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另有四人獲頒哲學碩士學位,分別是中文哲學碩士和歷史哲學碩士。至於本科課程,中國語言文學系則有兩名畢業生取得「課程最優異成績獎」。
封面圖片:仁大管理層與施永青先生(前排左六)和潘靈卓博士(前排右六)合照。
來源:2025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