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IP)管理公司羚邦集團創辦人兼主席趙小燕(Lovinia),在逾30年的媒體內容發行事業當中,為港人引進《寵物小精靈》、《鋼之鍊金術師》、《忍者亂太郎》、《超人迪加》等經典日本作品。在樹仁大學讀書的日子,趙小燕學會堅持,並將這份精神融入事業。為回饋母校,她撥捐30萬港元設立「趙小燕獎學金」,獎勵工商管理學系及新聞與傳播學系的傑出學生。
趙小燕自小培養出韌性,成為她事業成功的關鍵。高考後,她入讀樹仁學院(現稱樹仁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由於家境不富裕,趙小燕需要盡快工作賺錢,樹仁四年制課程中,她僅用三年便修畢所有學分,而且成績優異。「當時逢星期一、三、五,由早上上課到晚上9時,二、四就工作,兼職做救生員、補習老師,甚至廟祝」。
1987年大學畢業後,趙小燕在大嶼山澄碧邨從事體育管理,但冬季遊客減少,於是轉職往一間代理公司,與代理行業結緣。初次赴美國公幹時,趙小燕在電視節成功購入多個電視節目版權,獲得成就感。她憶述:「代理工作邊學邊做,首先需要了解各地文化,其次是掌握每個地方有多少電視台、黃金時段、播放什麼節目。」
後來趙小燕到法國康城出差時,偶遇衛星電視集團的創辦人,獲邀出任銷售經理,「我想拓展視野,證明自己能夠勝任主管位置」。惟公司9個月後被傳媒大亨梅鐸的新聞集團收購,趙小燕被調職並負責「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奈何工作沉悶,趙小燕萌生去意,「TVB等很多電視台都希望我辭職,轉為幫這些公司採購節目」。
趙小燕思前想後,於1994年創立羚邦集團。過往她負責引入電視劇、綜藝節目,為避免與舊東家發生衝突,不希望讓人覺得「食碗面翻碗底」,因此轉戰全新領域—卡通。
日本職場由男性主導,趙小燕坦言「日本人相當輕視女性」,但她沒有退縮,隻身前往日本,每日參與7至8場會議,天寒地凍之下爭取商業合作機會。不諳日文的她亦會購買動漫雜誌,研究新節目的公司背景,叩門洽談卡通代理權。
努力沒有白費,趙小燕表示向日本客戶介紹香港與台灣的市場時,對方認為她提供很多有用資訊,包括兩地電視台數量、黃金時段、假期節目安排,願意跟她合作。9個月後,趙小燕成功談妥第一部卡通,就是今天電視台仍在播映的《忍者亂太郎》。
趙小燕感激在樹仁讀書的日子,塑造她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對工作與生活抱有熱誠。而她代理的動漫品牌亦帶出正面訊息,例如《我的英雄學院》、《男兒當入樽》、《一秒拳王》傳遞「凡事都有可能」(Nothing is impossible)。對於要堅持的事,趙小燕一直堅持,與仁大已故校監胡鴻烈博士的辦學理念一致,因為她深信「娛樂可以為人帶來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