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虛擬實境3個新實驗室在本學年落成啟用,樹仁大學研究辦公室將加強推動學術人員利用科技進行研究和呈現研究成果,並達致更有效的知識轉移。

仁大協理學術副校長(大學研究)陳蒨教授接受《樹仁簡訊》訪問時表示,仁大去年獲得港幣1,250萬元的研究捐款,當中大部分來自愛訊集團(iFREE Goup)的捐助。這些捐款協助大學達致其5年策略發展計劃中兩個「P」領域下的目標,即「Place」場地設施和「Programmes」課程。

場地設施方面,包括本學年啟用的3個新實驗室:大數據實驗室(Big Data Lab)社交機械人及數碼生活實驗室(Social Robotics & Digital Living Lab)虛擬實境實驗室(Virtual Reality Lab)。而在課程方面,則包括將分別於2021年和2022年夏季招生的「媒體設計與虛擬實境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應用數據科學(榮譽)科學學士」課程

陳教授說:「我們會繼續改善研究基礎設施,以支援和推動數碼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研究,以重塑樹仁的博雅教育。」

在數碼人文中佔一席位

陳教授又表示,仁大會着力推動學術人員在研究中利用科技,引導各學系在研究和教學活動中多採用數碼技術,並鼓勵跨學科研究。此外,大學也鼓勵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利用數碼科技呈現他們的研究成果,達致知識移,並產生更大的社會效果。

她說:「我希望樹仁在10年後,能夠在數碼人文研究中佔一席位。」

陳教授提及,社會學系副系主任許耀峰副教授早於2011年,便開展了跨學科的數碼人文研究,對象是新加坡兩個華人墓地。他採用銘文研究、族譜和家譜研究,建築歷史、民族誌、口述歷史、媒介研究和視覺社會學等方法,記錄不同華裔族群的墓葬模式、碑文、墳墓文化特質和墓地記憶,之後把相關資料上載至一個網站,以便與對新加坡華人墓葬感興趣的人士分享研究成果。

據陳教授表示,為了促進跨學科研究,大學研究辦公室將組織不同的「研究群」(research clusters),讓研究人員可以就不同的研究課題進行交流,討論跨學科協作的可能性,以及探討如何在研究項目中注入科技元素。她相信,這些「研究群」也有利於研究人員探索採用什麼數碼技術,去呈現他們的研究成果,實現知識轉移。

虛擬盂蘭勝會博物館

事實上,陳蒨教授本人正進一項名為「三個潮籍盂蘭勝會:研究、傳承與推廣」的數碼人文研究。項目的其中一個主要成果,是建立一個網上盂蘭勝會虛擬博物館。當博物館在2022年夏季啟用時,將會是香港首個虛擬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陳蒨教授的虛擬博物館,計劃在2022年夏季開放給公眾參觀。

據陳教授表示,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已於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目前也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陳教授的項目,獲「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撥款資助超過100萬港元。該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非遺辦事處批核。

陳教授研究的3個潮籍盂蘭勝會包括:潮州公和堂盂蘭勝會、三角碼頭盂蘭勝會和尖沙咀官涌街坊盂蘭勝會。研究和記錄的主要內容包括:勝會的籌辦過程、場地佈局、宗教流程、潮劇安排、戲棚搭建技藝和紮作技藝等。此外,她會分析盂蘭勝會如何承載社區的集體回憶和香港的經濟歷史。最後,她會建立一個虛擬博物館,展示研究成果,並設盂蘭勝會虛擬實景的導覽。

「紮作技藝」是陳蒨教授研究潮籍盂蘭勝會時的焦點之一。

「我會把盂蘭勝會紀錄片和短片放入虛擬博物館。其他展品還有盂蘭勝會的漫畫、動畫、舊照片和文字等。館內還有虛擬導賞服務。在博物館內,你可以置身盂蘭勝會的場景之中,和現場環境互動,隨時點擊你想深入了解和體驗的展品,例如一項儀式或一件勝會文物,之後便可以看到短片、漫畫、相片等等的相關內容。」陳教授說。

陳教授希望,虛擬博物館和其他數碼化研究成果,能夠加深公眾對香港潮籍人士獨特的傳統文化的認識,並能推廣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相關知識,讓公眾了解歷史與當下的關係,內地與香港不可分割的關聯,藉此明白宗教文化活動所蘊含的移民歷史故事、港人的集體回憶和複雜的身份認同。

研究應對社會帶來裨益

在訪問中,陳教授也談到樹仁的學術研究理念。

陳教授說,樹仁學術研究的理念和目標,可以用校訓「敦仁博物」來闡明。「敦仁」是鼓勵發揚寬厚仁愛的精神,進行對社會上不同群體有益的各類研究計劃,例如不少同事開展草根階層、弱勢群體或邊緣群體的研究項目,這些計劃的成果可以改善基層市民的生活,讓他們充權,也能夠為政府的政策措施提供改善參考,增進社會共融,有助於建設一個美好公平的世界。

她指出,樹仁在這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由輔導及心理學系陳自強博士出任首席研究員的「為基層家庭的家長制訂一種可增強幼童執行功能的介入方法」項目,在完成後發表了《建立孩子未來的鑰匙:培育幼童的執行功能技巧》實用手冊,支援低收入家庭家長教導子女。又例如,由社會學系劉珮欣博士主持的「沒有身分的人——在香港尋求庇護人士的生活經驗」項目,以及由社會學系系主任張越華教授和李鏗博士進行的有關青少年吸毒的研究,都能為改善政府的相關政策措施帶來啟示。

推動跨學科研究

陳教授說,至於「博物」,是指放眼世界,開展研究,尤其鼓勵跨學科研究,並多參與國際學術會議,通過交流和借鑑,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以及多在國際性期刊發表論文,或在學術出版社出版專書。

「樹仁近年開展的跨學科、跨院校的研究項目,為數不少,我希望在將來見到更多。我相信不同學系和學科的同事通過交流和討論,可以迸發出火花,擴闊彼此的眼界。例如,新傳系長於影視製作,且會引入AR、VR和大數據等技術,相信可為香港的歷史和文化研究帶來更加多姿多彩的呈現方式。」陳教授說。

營造研究氛圍

談到如何推動更多同事開展研究,陳教授表示,從個人層面來說,從事學術研究需要毅力和持之以恒。從學系的層面來看,需要一種氛圍和文化,讓同事之間樂於交流初步的想法,互相幫助、互相激勵,這樣才會對研究的展開產生積極的作用,輔心系在這方面一直做到很好。在2018-2019學年,各學系成立了本身的研究委員會(research committee),相信對研究氣氛的形成和同事之間的協作會有幫助。

她續稱,在大學層面,校方已成立「跨學科循證實踐研究中心」(Centre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Evidence-based Practice),推動跨學科和循證研究,而她本人也會扮演主動聯繫和撮合的角色。

「當我見到不同學系同事的研究興趣相近時,我會做聯系和推動的工作,例如組織coffee meeting、Zoom meeting等,讓他們可以就一個有共同興趣的主題做交流討論,探討合作開展研究項目的可能性。」陳教授說。

按照大學目前的做法,同事如有意申請政府或其他組織的研究撥款,可先把研究建議書交給系主任審閱,在聽取系主任的意見,對建議書進行修改後,會交給大學研究辦公室,由陳蒨教授審閱,她會就研究課題和建議書提供意見。如有需要,會邀請校外相關專家提供建議。當建議書完成修改後,才會向有關方面提出申請。陳教授相信,這一做法有助提高研究項目和建議書的水平,增加獲得撥款的機會。

鼓勵本科生參與研究

至於本科生如何可參與研究,陳教授表示,大學鼓勵本科生通過研究和探索進行學習,他們的參與可以有多種方式:在老師指導下完成撰寫會議論文(conference paper),藉此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發表論文;在老師指導下完成撰寫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在學術期刊發表。此外,同學也可以直接參與老師的研究項目,例如收集數據資料等。

談到研究撥款,陳教授表示,校方除了鼓勵同事申請研究資助局的撥款外,也支持同事申請政府部門和其他組織的研究經費,例如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資計劃」、創新及科技基金、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研究撥款計劃、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研究基金等。大學也鼓勵同事與商界和社會企業合作開展研究項目,這類研究不但有利於知識轉移,也可讓社企和市民受惠。此外,同事也可以通過外間私人機構或基金會取得研究資助,開展研究。

陳教授說:「樹仁是一所『教學主導、熱衷研究』,即teaching-led research-active的大學,相信「教研相長」,要求所有老師要以研究支撐教學(to teach in a research-informed manner)。對於

『學術職級』(Academic Ranks)的同事,更要求他們定期發表期刊論文。」

來源︰2020年9月號

掃一掃在手機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