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校友會於2024年1月27日在仁大舉辦「做好職涯規劃,造就美好人生」系列講座暨新會員認識會,年青與資深校友濟濟一堂,加上不少在校同學都慕名而來,使現場學習氣氛濃厚。5位來自不同學系,但同樣從事金融相關行業的資深校友不約而同傾囊相授個人職涯秘笈,以及分析「金融、保險、理財、投資」等行業特色,現況及未來挑戰。

一眾資深校友與仁大協理副校長(學生事務)葉秀燕女士

仁大校友會會長陳少華先生認為,人的性格和成長環境,對職業興趣、選擇及發展有莫大關係。他指出,在幼年時期需要建立足夠的能力與自信心去應付未來發展上的挑戰,家庭與學校正是重要的學習夥伴。而在12歲至18歲則是人格形成與職業興趣萌生的關鍵時期,所以年青人需要在期間參與各式各樣生涯規劃活動,例如工作坊、工作實習和工作體驗,從學習經驗(成功經歷、情緒體驗、榜樣學習)中積累智慧,而期間親朋好友對他們的影響最大。但到了18歲至24歲就由個人性格和成長環境形成的信念、結果預期及目標選擇所主導,而當中如何選擇至為重要。

陳少華先生還引用了心理學教授John Holland的職業興趣理論講解人格與職業興趣如何結合,Holland教授將人格分為六種類型,包括務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交型、企業型和常規型,並依據其特徵匹配不同的職業。例如企業型性格的人格特徵包括精力旺盛、生活緊湊、好冒險競爭及做事有計劃,因此喜愛企劃、領導、冒險競爭性工作。此外,個人人格特質與其所選擇職業之間的適配程度會大大影響個人對工作的滿意、成就、適應及穩定程度。

仁大校董兼宏利人壽保險高級行政區域總監龍子明先生表示,人生需要有改變,正如他本人就先後任職多個不同社會公職及職業,例如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懲教署官員、海關官員和地政署官員,及最後任職至今的保險業。他勉勵同學,做事除了勤力外,更需要以終為始定立明確的目標及清晰的路線圖,才是掌握好人生的方法。另外,龍子明先生又分享了保險業的特點,保險業是幫助別人未雨綢繆、做好人生規劃及財富管理,而保險管理是一個成就他人的工作,所以保險行業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工作。

亞太區多元房地產基金聯席主管林熙齡博士坦言,實現夢想需要專注自身,培養強大的內在自信。他用過往工作經驗告訴同學,一定要抓住機會去體驗,一旦有機會就不要放棄,顧慮太多會讓人什麼都做不好。他又說到,房地產行業複雜多變,受政府、經濟環境,供求關係多方面影響。

鍾少權博士是仁大校友會管理委員會委員、博士財資管理始創人、資深銀行家,他強調了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他認為,通過有效利用時間來裝備和提升自己,當機會來臨時,個人就能更好地展現自己的優勢。他還鼓勵學生要終身學習,並在面對挫折時堅持不懈。他又指出,人工智能(AI) 對經濟和就業市場的影響,導致許多崗位被取代。因此,鍾博士強調學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並取得成功。

前東亞銀行集團風險總監兼總經理和東亞銀行(中國)非執行董事繆志多先生分享其成長經歷時透露,他非常感謝樹仁母校提供一個好環境和優良講師,讓他可修讀最喜愛的會計課程,令他可以畢業後在一間國際會計師行KPMG 開始工作和受訓成為專業會計師,然後他選擇加入東亞銀行,工作了30年後正式退休,從他的工作生涯和經驗,他建議年輕人應嘗試不同的工作和行業,再從中選擇終身職業。他又指出,努力工作是非常重要,要做值得上司信賴的員工,同時亦要處理好人際關係,這些都是每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同時他分享在應付大公司工作面試時,一定要做好事前準備功夫和蒐集資料,充分掌握該公司的面試過程和對面試者的要求,作出針對性的準備,因為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新會員認識會緊隨講座舉行,多位在2022或2023年加入的新會員都踴躍作自我介紹,讓不同年代校友對他們多加認識,希望慢慢建立校友情誼,往後在學習及職涯道上多加照顧!

 

封面圖片說明:參與「做好職涯規劃,造就美好人生」系列講座暨新會員認識會的仁大管理層、校友及學生拍攝大合照。

 

來源:2024年春季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