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香港樹仁大學全力支持校園推廣體育發展,舉行「上樹仁 睇全運」活動,透過講座分享與互相體驗環節,讓公眾加深了解體育發展,同時感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大學管理層包括署任校長胡懷中博士、首席副校長孫天倫教授,學系代表、行政部門主管、教職員、教育局、體育與傳媒界人士、校友、學生及部分中學校長及師生參與活動。
行政副校長周德生博士致歡迎辭表示,仁大作為本地堅守博雅教育的高等學府,深感榮幸能夠以「團體義工隊」的身份親身參與全運會,師生校友將在「籃球男子22歲以下組」賽事中展現專業素養,以行動實踐「服務社會、貢獻國家」的使命,讓樹仁精神在全運會的舞台上閃耀發光。周博士又表示,校方舉辦「上樹仁 睇全運」,希望以體育作為橋樑,凝聚社區力量,深信體育活動不單止是賽場上的競技,更是社區融合的「催化劑」,讓不同背景人士能夠產生「化學作用」,創造一個跨代共融、跨界別交流的機會。當長輩和青年一起討論賽事,當專業人士與學生一齊體驗運動科技,正是體育帶來的獨特價值。
葉問宗師長孫葉港超師傅透過仁大專訪片段表示,有機會獲邀在全運會開幕式演示詠春拳,好像去到一個收成期,希望世界上更多人可以了解詠春。
活動邀請兩位曾代表香港出賽的武術運動員—前香港武術隊隊長鄭家豪先生與前香港武術隊成員楊永勣師傅,分享武術與體育如何塑造堅毅人生。其中,前武術港隊隊長鄭家豪回憶15歲參加青少年賽前夕,訓練時落地傷腰,需要躺床養傷一星期,曾經想放棄比賽,但因父親一句「爸爸尊重你的決定,但你想一想,今日為了甚麼躺在這裡」,他形容「父親口中的十多個字,勝過千言萬語。」他最後選擇堅持,隨後奪得人生第二個冠軍,自言印證「想放棄時,選擇捱過去,可能會有另一番光景。」而楊永勣就認為,運動員比一般人要有敏銳觀察力,須短時間洞悉對手強弱而定好策略。
另外,仁大排球隊教練裴浩輝校友與方健銘校友,則聯同排球隊成員、社工系馬悦呈同學,於講座中講解數碼人文如何配合大學體育發展。同場亦設有武術與創科項目體驗,例如智能單車、智能拳擊及AI詠春,讓參加者感受體育與創新科技的融合。







